感染性心內膜炎
2019年04月14日 01:15
防治結合是抗“非”關鍵
省委副書記、省長梁保華在主持會議時說,省級機關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肩負著重要責任。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重要性,按照“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強省級機關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要把求真務實的要求落實到機關作風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在“三個轉變”和“三個服務”上,即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更好地爲發展服務、爲基層服務、爲人民群衆服務。堅持求真務實,必須做到“五個結合”,即把中央的決策部署和江蘇實際結合起來,把加快發展的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把實現長遠目標和抓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把繼承發揚行之有效的好傳統、好經驗、好做法和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結合起來,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結合起來,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全面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水平。
四是在一切困難和危險時刻不怕犧牲。其中最爲突出的是2003年春夏之交的那場“抗非”鬥爭。作爲南通市唯一的省定點收治醫院,醫院無條件服從上級號召,緊急動員全院醫護員工義無反顧地全身心投入。4月25日,全省首例“非典”病人送至三院救治。當時病情十分危急,醫護人員冒著隨時可能被感染的危險,日夜守護在她身邊,終于使她轉危爲安。患者及其家人出院時一再向參加救治醫護人員灑淚下跪,感謝醫院無微不至的服務和治療。在“抗非”最爲緊張的30天時間裏,醫院還不畏艱難,成功開展了2例重症肝病病人肝移植和1例晚期尿毒症病人腎移植,及時挽救了他們的生命。通過“抗非”鬥爭的洗禮,全院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了鍛煉,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醫務人員的職業操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並將“抗非”精神保存下來、堅持至今,成爲三院的一筆寶貴財富。
王壽亭指出,醫療衛生工作事關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與廣大群衆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今年要把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作爲我省糾風專項治理的重點工作來抓,務必使群衆醫藥負擔明顯下降,群衆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進一步規範醫療服務行爲,著力解決醫療服務中收受“紅包”、接受回扣、開單提成等問題。要大力推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進一步規範藥品購銷行爲,積極推進高值醫用耗材和試劑的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要嚴格規範藥品定價行爲,改進政府定價方式,從源頭上抑制少數生産經營企業虛列成本、虛報價格和借新型劑、新規格亂漲價等行爲。要依據《價格法》的規定,對企業定價的藥品采取價格幹預措施,遏制藥品市場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要繼續整頓醫藥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違法犯罪活動,減少藥品流通環節費用,依法打擊濫開增值稅發票、偷稅漏稅行爲。要加強對藥品和醫療廣告的管理監督,依法查處各類虛假醫藥廣告行爲,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讓健康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
一是建立了省、市、縣、鄉預防接種服務體系,實施預防接種門診規範化建設,全省設立了2067個預防接種門診。二是加強疫苗冷鏈系統建設,規範配備疫苗貯存和運輸所需車輛、冷庫、冰箱等冷鏈設備,有效地保證了疫苗質量,提高了免疫接種成功率。三是完善預防接種告知制度、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規範預防接種行爲,爲包括流動兒童在內的適齡兒童提供優質的預防接種服務。四是加強疫苗針對疾病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與控制,開展消滅脊髓灰質炎、乙肝疫苗查漏補種、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等活動,有效控制疫情,切實保護兒童健康。
經發熱門診明確需要臨床觀察的病人,應堅持“相對集中、就地觀察”的原則,實行市、縣(市)分級收治、分級管理。選擇符合條件的二級醫療機構設置獨立的觀察病區,也可在各定點收治醫院住院病區相對隔離的區域設置觀察病區。
我省在四川抗震救災一線首創衛生防疫應急檢測臨時實驗室
在去年的人代會上,陳鑫就提出要明確劃分盈利和非盈利性醫院,作爲非盈利性醫院,最主要的是要滿足衛生部提出的“低水平、廣覆蓋”的原則,而盈利性醫院則要以高新技術爲支撐。這一體制調整的目的,是爲了提高社會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讓百姓既能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條件,也可以掏錢享受更好的、特殊的醫療服務。
一方面看病錢不夠,一方面醫保基金大量沉澱
3月19日至22日,爲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要求,加強對醫改工作的協調領導,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賀勝赴河北省調研指導健康扶貧和深化醫改工作。調研組一行深入邢台市巨鹿縣、邯鄲市館陶縣開展調研,走訪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看望慰問因病致貧貧困戶和一般戶,聽取駐村扶貧幹部、群衆及各級管理人員對健康扶貧工作的意見,了解對口支援、遠程醫療、大病救治、家庭醫生簽約等工作開展情況。
第三章治療管理
——江蘇赴川抗震救災醫療救援隊隊員、省人民醫院醫生陳彥、朱全的口述
第二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泄露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和病史等資料。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性質,國家總體預案將公共事件主要分爲四類,即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突發事件等,考慮到經濟安全是值得高度關注的公共安全事件,波及範圍廣,社會影響大,容易引起社會的心理恐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江蘇省在國家劃分四類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類,即經濟安全事件。根據事件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又分爲四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故意傳播艾滋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過錯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醫療機構作爲招標主體,應在市轄區內聯合委托藥品招標代理機構進行。
盡管各地做了大量工作,農村改水取得明顯成效。但從考核驗收情況來看,各地農村改水工作發展還很不平衡,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那麽,對于黨員幹部來說,如何做到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經省人民政府決定,可以對疫區實施封鎖。其中,封鎖大、中城市的疫區以及封鎖疫區導致中斷幹線交通的,由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決定。疫區封鎖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宣布。
省老年公寓項目建設規模爲3.8萬平方米,設計床位840張,一次規劃,分期實施。
第四,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三)推進政務服務公開。制定出台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由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逐步實現服務事項在線咨詢、網上辦理、電子監察。(國務院辦公廳牽頭落實)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國務院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年內要制定完善具體辦法,組織編制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公開服務指南,方便企業和群衆辦事。(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落實)推進面向轉移落戶人員的服務公開,及時公開戶口遷移政策,明確戶口遷移程序和具體要求;公開居住證申領條件及程序、居住證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等信息。(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落實)
省打擊非法行醫領導小組成員和辦公室成員參加了會議。大家還就如何進一步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進行了討論,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血液資源配置和利用得到了優化。爲合理設置采供血機構,依法規範采供血管理,提高血液質量,保障用血安全,根據國家衛生部提出的采供血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及我省實際,去年下半年,在反複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對全省采供血機構設置進行了調整。其調整設置原則,以省爲區域,實行統一規劃設置采供血機構、統一管理采供血和統一管理臨床用血。省設立血液中心;省轄市設立中心血站;縣(市)設置市中心血站分站或儲血點。通過調整,進一步健全全省采供血服務體系。主要做法:1、撤銷全省縣(市、區)中心血庫,從今年4月1日起停止采供血。2.爲了平穩過渡,暫保留部分縣(市)血站,但撤縣(市)建區的,不再設置血站。3.規定未設置血站的縣(市)的臨床醫療用血由市中心血站負責供應。根據需要可由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在縣(市)城區設置分站、儲血點,也可在適宜的鄉鎮設置儲血點。4.分站設置應符合《分站設置基本要求》,儲血點的設置應符合《儲血點設置基本要求》。5、適時制定了中心血站分站和貯血點設置標准。明確分站是指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設置的,由其直接管理,在轄區內從事采集、儲存、發放血液的服務機構。分站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在所轄縣(市)城區設置。設置分站應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向主管的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報省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儲血點是指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設置的,在本地區內從事儲存、發放血液的服務機構。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因供血需要,可在轄區內設置儲血點。經過調整,全省采供血機構由原有71所減少到28所,由于地方政府及衛生部門共同努力,市、縣協同配合,工作過細,調整工作進展順利,運行平穩,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人們都還會記得,10多年前,絕大多數醫院還是基礎設施落後,診療環境很差。如今,一幢幢現代化的門急診樓、病房樓、檢驗樓拔地而起,那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那賓館式的病房,那花園般的院容院貌,爲病人提供著舒適、溫馨的服務。每每提起這些變化,一個個院長無不喜形于色,總有說不完的話。
上午,組織在甯14所醫院的60多名護理業務骨幹,在南京山西路市民廣場進行大型健康咨詢活動。咨詢內容涉及中醫營養、牙病預防、腫瘤護理、心理咨詢等十多個專題,旨在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現場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社會反響良好。
感染性心內膜炎